試 述 四 川 銅 元 局 鈔 票
(鎮海)蔡小軍
清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,署四川總督岑春煊始議鑄造銅元。次年,錫良調任四川總督后,于6月建立四川銅元局,但規模簡陋,其廠房是機器局的壓銅廠和舊的銅錢廠,鑄料是利用機器局的槍彈廢殼邊渣和寶川局余銅煉凈后,按銅95%、鉛4%、錫1%的比例配鑄“四川官局造”當五、當十銅元,但所鑄銅元悉用紫銅,質量甚佳,惜產量甚微。
光緒三十年(1904年),錫良見鑄造銅元頗為獲利,決意擴大規模,派員續購機料,設印花、壓銅、粑銅、化銅各廠,并仿湖北省銅幣式樣.將“四川官局造”五字改為“四川省造”四字,鑄有當五、當十、當二十等三種銅元,另曾試鑄有當三十系列,迄今已成清代銅元之頂級名譽品。
光緒三十一年(1905年),政府通令各省將所鑄的“光緒元寶”銅幣統一改為“大清銅幣”,四川銅元局即遵令改鑄左右為“戶部”、中心為“川”字的當十、當二十兩種銅元(另存世有當一文、二文、五文3種樣幣);次年,戶部改名度支部,故四川銅元局亦將中心“川”戶部字樣銅元改鑄為“度支部”字樣銅元,仍分當十、當二十兩種。
光緒三十二年(1906年),川督錫良見銅元已流行全省,為方便商民攜帶和交易起見,特令四川銅元局印制銅元鈔票,實物已見有銅元合制錢壹千文、貳千文2種面額。然未及發行,六月戶部接管四川銀、銅元局,歸戶部直轄,更名四川戶部造幣分廠。次年三月,錫良調任云貴總督。至此,這項銅元鈔票的發行事宜就此擱淺,所以留存于世的,也僅有未發行的空白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