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“良友”
江南陽明
1925年7月,近代“畫報鼻祖”伍聯德脫離商務印書館,邀昔日同窗余漢生在上海北四川路鴻慶坊創辦良友印刷所。次年初,《良友》畫報創刊,由伍聯德、周瘦鵑、梁得所、馬國亮、張沅恒等先后擔任主編。這是中國第一本大型綜合性畫報,比同類型的美國《生活》雜志足足早了10年。作為一本時尚生活類雜志,《良友》畫報兼容并蓄,固然帶有些許紙醉金迷的摩登味道,然民國政治、軍事、外交、科學、文藝、工農業等方面仍占有相當篇幅。內容以攝影照片為主,兼有繪畫、漫畫等藝術作品,不僅有娛樂消遣,更有時事評論和名家解析。在新聞報道上客觀、獨立,具有包容性,圖文并茂,可謂洋洋大觀?!读加选樊媹蠓从沉水敃r上海較為主流的生活方式,成為海派文化的縮影,更是國際視野的窗口,故而暢銷世界各地華僑社會,最高月銷4萬余份,幾乎只要有華僑的地方,就有《良友》畫報,故有“良友遍天下”一說。
1927年1月,良友圖書印刷公司正式成立,遷入三層樓新址,樓下前面是門市部,后面是印刷所,二樓是經理部,三樓是編輯部。不久,又在香港、廣州、梧州等地設立分局,并相繼出版如《泛報》、《現代婦女》、《藝術界》、《體育世界》、《中國學生》等多種畫報、畫冊,形勢蓬勃發展。
1928年8月,良友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,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股份有限公司,資金總額為大洋20萬元,股份總額2000股,由李自重任董事長、伍聯德為總經理,后又多次擴充招股。到1931年,公司創辦七周年之際,年營業額已達53.4萬元,在全國及海外有十余家分公司。1932年7月,公司設文藝書籍出版部,聘趙家璧主事,魯迅、茅盾、巴金、老舍、郁達夫、冰心、林語堂、丁玲等文藝界名人都曾為《良友》執筆,名噪一時。1932年9月,更開歷史之先河,組織攝影隊踏遍祖國山河,制作了一本輯錄有二千多幀珍貴圖片的《中華景象》,誠如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所言:“其目的遠大,實堪稱贊?!?/span>
1937年抗戰爆發,公司原址淪為戰區,遂遷至江西路264號繼續營業,期間曾??瘮翟?,后又復刊。如此惡劣之生態環境,良友能如此堅持實屬不易,為適應戰時需要,另出《戰時畫報》及《戰事畫刊》,更是難得。在紛亂動蕩的大時代里,良友曾出版《孫中山紀念特刊》、《北伐畫史》、《日本侵略東北》、《甲午戰爭》、《九一八事變》、《抗日畫史》等數十本特刊,成為近代苦難歷史的見證者和記錄者。
1938年1月,《良友》畫報遷往香港出版發行。數月后,因公司內部發生鬩墻之爭,最終伍聯德辭職,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宣布破產。后由袁仰安、陳炳洪、趙家壁等人重組良友公司,改稱“良友復興圖書印刷股份有限公司”。1939年2月1日起,《良友》畫報在上海復刊。1941年12月,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被迫???,遭日軍查封。因不愿與日本人合作,曾先后遷至桂林、重慶復業。1945年抗戰勝利后返滬,《良友》畫報一度復刊,后因股東分歧最終???,良友復興圖書公司亦宣告停業。
1954年,伍聯德在香港以“海外版”的名義重新出版《良友》畫報,然已時過境遷,此時的《良友》淡出國事是非,偏重于藝術與美食,當年引領中國時尚的獨特韻味已失大半。直至1968年,因伍聯德個人健康問題,不得不再度???。1972年伍聯德病故,終年72歲。至1984年,伍聯德長子伍福強繼承父業,又在香港恢復良友圖書公司及《良友》畫報。